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植物进化的基本要素为d A.变异和选择 B.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 C.突变与隔离 D.变异、遗传和选择 2.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根据某些特征、特性,预测开花后的某些性状,以预先淘汰不良类型的选择方法是a A.相关选择 B.评分比较选择 C.混合选择 D.芽变选择 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物种丰富 B.分布集中 C.野生花卉少 D.特点突出 4.下列木本植物中,哪一项不属于原产我国的珍稀植物b A.水杉 B.日本冷杉 C.银杉 D.台湾杉 5.诱变剂的浓度与处理时间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以上选项均错 6.1993年,天津水上公园将菊花‘风流潇洒’的芽变枝条培育出新品种‘玉凤还巢’。这里成功采用的育种方法是d A.引种 B.杂交育种 C.辐射育种 D.芽变选种 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 A.泡桐 B.猕猴桃 C.油杉 D.石楠 8.蔷薇曾经出现无刺的芽变,但从无刺枝条上采种繁殖,后代全部有刺。这表明芽变c A.具多样性 B.具规律性 C.具不稳定性 D.具重演性 9.下列哪一项不是辐射产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d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基因突变 10.优势育种利用基因的效应是b A.加性效应 B.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 C.非加性效应 D.显性效应 11.攸县油茶和金花茶的杂交属c A.回交 B.近缘杂交 C.远缘杂交 D.三交 12.将重组噬菌体DNA引入受体细胞叫a A.转导 B.转染 C.转进 D.克隆 33.以(A×B) ×B表示的杂交方式为d A.复交 B.正交 C.反交 D.回交 36.中国在1998年获得了国际品种登录权的花卉是a A.梅花 B.兰花 C.桂花 D.荷花 37.****优势利用的主要是a A.F1 B.F 38.自授权之日起,观赏树木品种权的保护期限是b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39.下列不属于品种退化现象的是c A.形态畸形 B.生长衰退 C.花期一致 D.抗逆性差 40.影响植物向北引种的关键因子是d A.干旱 B.土壤pH C.日照 D.绝对低温 41.以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株选工作的重点是d A.F1 B.F 42.中国在2004年获得了国际品种登录权的花卉是a A.桂花 B.菊花 C.梅花 D.杜鹃花 43.在直立的月季中产生蔓性的芽变,或垂直型的芽变,如‘垂枝’梅,这表明芽变具有c A.重演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局限性 44.下列对品种权的保护,表述正确的是b A.林木保护期限30年 B.品种权人应于授权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C.藤本植物保护期限15年 D.果树保护期限10年 45.下列乔木中,属于我国乡土植物的是b A.东京樱花 B.珙桐 C.洋玉兰 D.龙柏 46.以(A×B) ×(C×D)表示的杂交方式d A.多父本授粉 B.自由授粉 C.回交 D.双交 47.下列哪一项不是****优势的遗传机理a A.基因突变 B.基因的显性作用 C.基因的超显性作用 D.遗传平衡假说 51.下列不属于品种退化现象的是c A.花径变小 B.花期不一 C.花色整齐 D.重瓣性降低 52.将重组病毒DNA引入受体细胞叫a A.转染 B.转导 C.转进 D.克隆 53.下列不属于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范畴的是d A.种子 B.花粉 C.合子 D.类菌原体 54.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浓度通常为0.005~0.05%,处理时间b A.5~10分钟 B.1~24小时 C.1~3天 D.1~3周 55.为提高栽培牡丹的抗病性,将它与野生黄牡丹进行的杂交属c A.回交 B.近缘杂交 C.远缘杂交 D.双交 56.固定营养系杂交育种所获****优势的常用方法是a A.无性繁殖 B.染色体加倍法 C.有性杂交法 D.平衡致死法 57.现在广泛栽培的红檵木“双面红”品种是由“单面红”芽变,通过扦插保存下来的。这种芽变是一种a A.体细胞突变 B.性细胞突变 C.点突变 D.微突变 58.下列植物中,属于我国引种进来的是b A.楠木 B.唐菖蒲 C.金花茶 D.鹅掌楸 5 60.庐山植物园建园初期,引种了大批日本黑松、白皮松等。经过10多年的试验,这些树种逐渐死亡淘汰,其主要限制因子d A.降雨量 B.光照 C.温度 D.土壤酸碱度 61培养法等。1.中国在2004年获得国际品种登录权的花卉是D A.梅花 B.兰花 C.菊花 D.桂花 6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独有种质资源的是A A.金粟兰 B.山茶 C.百合 D.杜鹃花 63.下列关于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成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气候多样 B.地形复杂 C.人口众多 D.历史文化悠久 64.下列木本植物中,属于我国外来树种的是b A.东京樱花 B.银杏 C.雪松 D.广玉兰 6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 A.苏铁 B.瓜叶菊 C.银杏 D.杨梅 67.根据达尔文的解释,下列不属于植物进化动力的是a A.修剪 B.遗传 C.可遗传的变异 D.自然选择 68.植物南引的主要限制因子是c A.日照 B.高湿 C.高温 D.土壤 69.以A×B表示的杂交方式为d A.回交 B.三交 C.双交 D.单交 70.下列哪一项不是花粉贮藏的必要条件b A.阴凉 B.加压 C.干燥 D.黑暗 71.花大、色彩多但花期晚的普通秋菊和花小、花色单调但花期早的五九菊的杂交属于c A.复交 B.回交 C.远缘杂交 D.近缘杂交 72.优势育种方式育成的品种a A.不可继续留种 B.可继续繁殖留种 C.基因型纯合 D.以上选项均错 73.下列哪一项不是粒子辐射源d A.α射线 B.β射线 C.中子 D.X射线 75.下列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处理前要预先试验 B.幼苗生长点的处理愈早愈好 C.水溶液的浓度一般2~4%为宜 D.处理后要清水冲洗,避免残留药剂 77.下列关于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延长育种年限 B.提高突变频率 C.专一性强 D.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7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品种审定的申报条件b A.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 B.未进行生产试验 C.经2个或以上省级品审会通过 D.连续2~3年品种区域试验 79.固定营养系杂交育种所获****优势的方法是c A.染色体加倍 B.平衡致死 C.无性繁殖 D.继续杂交 二、填空题 1.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该具备 、特异性、一致性和 ,并有适当的名称。 2.种质资源根据其来源分为 、外地种质资源、 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3.射线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4.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运用的载体有 、 等。 5.化学诱变剂的机理是 和 。 6.品种的属性中,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是优良和适应 。 7.基因工程的最主要工具酶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末端转移酶和核酸连接酶。 8.一般引种要经过引种试验、引种评价和繁殖推广3个阶段。 9.远缘杂交的特点是不亲和性、 不育性 、后代分离的广泛性和****优势。 10.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方法有.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注入法、熏蒸法以及施入培养液培养法等。 三 名词解释 1.实生选种:从实生植株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2.单倍体:体细胞中只含1套染色体组的植物便称为单倍体。 3.自交系:自交系就是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它主要为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4.良种繁育:对通过审定的花卉品种,按照一定的繁育规程扩大繁殖良种群体,使生产的种苗保持一定的纯度和原有种性的一整套生产技术。 5.自然选择:自然界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方法,淘汰有害变异,保留有利变异,使生物沿着与环境相适应从而利于自身种族繁衍的方向前进。 12.分子育种: 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重组技术和 DNA转移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物种在短时间内趣于完善,以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的技术体系,亦即基因工程。 13.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4.多倍体:体细胞中含2套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便称为多倍体。 15.芽变选种:指对由有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16.品种: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创造的、经济性能和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遗传上相对相似的植物群体。 17.F1代:****一代(多亲本杂交的 F1是指最后一个亲本参与杂交所得的****一代)。 18.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 19.体细胞杂交:用体细胞融合的方法产生****细胞,进而将这些细胞人工培养成****植株并选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0.回交:即****F1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21.芽变: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 22.****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物种、亚种、品种或自交系)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及其后代都表现优越的现象。 23.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24.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需要,挑选那些有用的,淘汰那些较差的植物。 25.品种退化:指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为生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变次,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的典型性的现象。 四、简答题 1.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各有何优缺点? 答:混合选择:优点是手续简单,易于群众掌握,不需要很多土地和设备;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或种植材料,便于及早推广;保存遗传性较丰富以维持和提高品种的种性。缺点是不能鉴别一个单株后代遗传性的真正优劣,降低了选择的效果; 单株选择:单株选择也称株选。将优良单株材料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别繁殖。优点是一个优株的后代就成为一个家系,易于鉴别一个单株后代遗传性的真正优劣。缺点是手续繁杂,需要较多土地设备和较长的时间。 3.简述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答:满足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客观需要是根本依据 (1) 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 (2) 主要目标与一般目标相结合,分清主次,突出主要目标,兼顾次要目标; (3)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制定育种目标时应明确目标性状的遗传特点和种质资源的实际情况,避免育种目标的不科学性 (4) 应避免目标要求太多而又齐头并进、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虽已突出主攻方向,却因忽视次要目标,或未对之明确最低要求,以致主要目标虽已达到,但在其它性状上出现严重缺点 4.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答:①与在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②没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 ③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进行正常的繁殖。 5.什么叫诱变育种?辐射诱变常用的辐射源有哪些? 答: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是X 射线、γ射线、β射线、中子. 6.单倍体育种有何意义?常用的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有哪些? 答:单倍体育种意义: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提高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年限,节省人力、物力 常用方法:利用单性生殖获得单倍体(;花药 (粉) 培养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 7.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 ②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种性,恢复已退化的优良品种; ③保持并不断提高良种的生活力。 8.为什么说在育种中选择具有积极的创造性作用? 答:①生物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人们对植株的变异加以选择、积累而培育新品种; ②选择好的,淘汰坏的,排除了它们对优株的干扰,从而加速了有利变异的巩固和纯合化,最终创造新品种、新类型。 9.花粉生活力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答:形态鉴定法;染色法;花粉发芽试验;直接授粉法。 10.常规杂交育种(组合育种)和优势育种有什么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要选择恰当的亲本,采用杂交的手段,把分别存在于各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同一个体上。 不同点:①从育种程序上看:常规杂交育种先杂后纯;优势育种先纯后杂。②从理论上看:组合育种利用的基因效应是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加性效应;优势育种利用的基因效应既包括加性效应,又包括不能稳定遗传的非加性效应。③在种子生产上,组合育种育成的品种每年从有隔离条件的生产田或种子田内植株上收获种子,即可供下年生产田播种之用;优势育种选育的****一代不能在生产田留种,必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区。 11.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答:原地保存(就地保存)、异地保存、离体保存、利用保存、超低温保存、DNA库保存 12.什么叫芽变选种?芽变有什么特点? 答:概念:指对有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特点:芽变的多样性,芽变的嵌合性和稳定性,芽变的重演性,芽变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13.简述远缘****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答:分离无规律性;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14.简述品种退化现象及造成品种退化的原因。 答: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为生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变次,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的典型性。 造成品种退化的原因有:a.机械混杂;b.生物学混杂;c.遗传退化;d.选择不当或病毒侵染。 15.分子育种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所有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成为可能,为创造新品种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②遗传性的改变完全根据人类的目的和有计划的控制之下,因而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甚至创造全新的生物类型; ③由于直接操作遗传物质,在短时间内可稳定形成新品种新类型; ④能改变观赏植物的单一性状,而其他性状保持不变。 16.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收集的对象,包括类别和数量。在普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步骤、针对性的进行; ②收集范围由近及远,首先考虑珍稀濒危种的收集; ③种苗的收集应遵照种苗调拨的规定,注意检疫,登记、核对。 五、论述题( 1.试述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答: (1) 注意亲本的选择与组配; (2) 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3) 桥梁 ( 媒介 ) 法; (4) 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用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或延迟授粉、射线处理后的花粉授粉 (5) 化学药剂的应用 (6) 生理接近法 (7) 柱头移植和花柱短截法 (8) 试管受精与雌蕊培养。 2.影响引种驯化成败的因子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判断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答:影响成败的因子: (1)外因:温度,光照,纬度,海拔,栽培和土壤(土质、水分、pH),雨量、湿度,生物生态因子(病虫及其小种和生物型、杂草);(2)内因:植物的基因型、发育特性。 注意问题: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注意引入材料的习性特点,灵活运用引种程序和方法;注意配合相应的农业技术;注意引种不当而给生态平衡带来的破坏。 成功的标准:①与在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②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③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进行正常的繁殖。 3.有一个月季品种,观赏品质优良,但抗病能力很差,请你综述能对此性状进行遗传改良的育种途径。 答:首先认真选择具有抗病特征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芽变的利用:芽变在园艺作物中经常发生,在灾害年份或季节进行芽变的选择可以获得抗病性强的变异类型;诱变育种: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性发生变异,对其后代进行选择;基因工程手段:从一些野生或抗病性强的资源中找到相应的抗病基因,转入到此品种中;体细胞杂交:将一些野生或抗病性强的种质资源的体细胞与该品种的体细胞进行杂交。
|